为强健国民体魄谋幸福,凯里市倾力打造苗侗医药文化街 | |
千年来的薪火相传,黔东南州作为苗侗医药资源富集之地,一直在思考如何挖掘传统苗侗医药优势,让民族医药文化产业成为其大健康产业、甚至是大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2016年,凯里市作为黔东南州州府所在地,率先迈出坚实步伐——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苗侗医药养生之都”城市品牌,大力推动苗侗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经过半年的精心规划并具体实施,凯里市于9月正式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授予的“苗侗医药养生之乡——凯里”称号。
授予“苗侗医药养生之乡——凯里”称号
来之不易的荣誉是值得欢庆,值得鼓励和鞭策。目前,凯里市以苗侗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苗侗民族医药示范基地为目标,不断推进以苗侗医药为重点的养生养老保健服务区和打造“苗乡健康小镇”为使命,其中,位于凯里苗侗风情园备受瞩目的苗侗医药文化街已于2016年11月27日正式开市,这标志着凯里苗侗医药产业正式开启了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苗侗医药文化街入口
通过政府筑巢引凤,汇聚名医问诊,苗侗名医聚集的苗侗医药文化街,已在凯里市苗侗风情园开门迎客。从2016年7月完成凯里市辖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人员、名医、药企入驻摸底工作,8月启动苗侗医药经营户搬迁入住,11月正式运营。街内将承载民族医药医疗、技艺传承、养生养老、保健养颜、苗侗医药交易、民族医药旅游、文化传播等功能,将成为凯里市一张汇聚医药保健、康体旅游、民族文化的靓丽名片。“这里我得好好设计设计。一楼用作门诊,二楼用作治疗室,可以给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凯里名医周文远在宽敞的独栋门面里对设计人员说着自己的装修要求。作为凯里地区知名的中医,周文远也是此次苗侗医药一条街引进的名医之一。他对入驻苗侗医药文化街十分支持,并对政府大力挖掘民族医药资源、越来越重视民族医药发展感到由衷地高兴。
苗侗医药文化街开市仪式
目前,凯里市有苗侗民间医生2000余人,他们以当地群众适应的方式,发挥着救死扶伤、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特殊使命。2005年和2008年黔东南州卫生局举办民族医生培训学习班,经考试考核合格后发给128人“民族医师执业证”允许在户籍地行医,从法规的层面为民间民族医师的行医“准入”开放了通道。
民间民族医生
苗侗医药文化街的包括名医馆、苗医馆、侗医馆诊疗区、苗侗医药养生保健区、苗侗药材交易市场、苗侗医药博物馆、中心大药房等。建立苗侗医药药品及其保健品展示区、建立苗侗医药健康管理中心和苗侗医药健康产业培训基地。目前,入驻苗侗医药文化街的苗侗民族医有60余家,包含内、外、妇、儿、骨伤等学科。凯里苗医云电子商务中心1家,苗药企业10家,凯里市红梅街中草药材市场整体搬迁入驻苗侗医药交易市场。 苗侗医药文化街草药市场
苗侗医药健康管理中心
药草生香,名医汇聚。苗侗医药文化街的精彩亮相,是改变思维方式、改革创新,深挖苗侗医药文化资源的有益探索,是以苗侗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旅游景区改革提升为突破点,大胆培育苗侗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做大做强苗侗医药产业的科学创新,对提升苗侗医药在祖国传统医药中的地位,增强苗侗医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黔东南地区苗侗医药出山出海,推动苗侗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有重大推进作用。以游带医,以医促游,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两相得宜。以苗侗医药文化街作为窗口,将向世人展示其神奇的济世之光! | |
上一个:已提案北京!关于促进苗医药发展的两会建议案 下一个:没有下一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