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医-杨姣 | |
杨姣,性别,女,年龄,33岁,族别:侗族, 一、医术渊源 从小就受到老一辈中医文化的薰陶,打小在跟爷爷、爸爸学习民间草药,后来结婚了跟着公公(刘开峰)一起学习民间中药,认识了不少民间草药,公公教我学会了“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上祖传的“无痛水接骨法”, 受到很多患者的认可与好评。 二、正骨手法复位的适应症 1、肱骨干短斜形骨折,伴有成角移位,复位后用小板和压力垫纠正、固定。 2、尺桡骨骨折复位后,可将分骨压力垫放在骨折部位的掌、背两侧骨间筋膜处,使骨间筋膜张开并保持紧张,防止骨折端出现靠拢移位。小夹板固定后,前臂放于旋前旋后中间位。 3、绕骨远端骨折,远侧骨折端向桡侧和背侧移位。复位后,用压力垫和小夹板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小夹板固定后,前臂锤放于旋前旋后中间位。 4、胫、腓骨骨折移位整复后,用压力垫和小夹板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 5、踝关节外翻重伤引起双踝骨折伴有移位时,利用小夹板可以矫正移位,并维持骨折端的对位。 三、正骨手法复位的特点 中医正骨手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种复合。如同临证处方用药一样,正骨手法亦可分为君臣左使,即医者根据患者骨折或脱位的情况,选择有主次的动作协调配合进行治疗。这种有序的协调配合手法,是从传统的中医正骨手法结合近代一些流派的手法提炼出来的。 四、手法复位基本方法 骨折复位必须稳准、用力恰当,切忌动作粗暴。以“子求母”是复位原则,即复位时移动远端(母骨)。常用复位手法有八种。 一是拔伸:拔伸为基本方法之一,主要是克服肌肉收缩力,矫正重叠移位。拔伸时可由术者和助手分别握住骨折的远端和近端,对抗牵引。手法开始时,按肢体原来的体位先顺势牵引,然后再沿肢体的纵轴对抗拔伸,借牵引力矫正患肢的缩短畸形,达到“知其体位,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用力应由轻到重稳定 而持久,促使变位的骨折断端分开,学须持续数分钟之久。在施行其他手法时仍需维持一定的拔伸牵引力,直至贴药膏及夹板缚妥善后方可停止。 二是旋转:主要是矫正骨折断端间的旋转及移位。肢体有旋转畸形时,可由术者手握其远段,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内或向外旋转以至肢体的正常状态。尤其在附近骨折往往须用本法。 三是折项:横断或锯齿形骨折,单靠手力牵引不易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时,可用折顶手法。术者两手拇指向下抵压突出的骨折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另一骨端,加大成角拔伸, 到两断端同侧骨皮质相遇时,骤然将成角矫直,使断端对正。损伤时,助手与术者动作应协调、稳妥、敏捷。折顶手法要防止骨锋损伤重要的软组织。 四是回旋: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形、螺旋形骨折,应根据受伤机理和参照原始x线照片判断发生背向移位的旋转途径施行回旋手法。术者可一手固定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按移位途 径的相反方向回旋复位,如损伤中感到有软组织阻挡,那可能对移位途径错误,应改变回旋方向,使骨折端从背对背变成面对面。回旋时手法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伤及血管、神经。两骨折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时,亦可用回旋手法解脱之。 五是端提: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不要矫正侧方移位。上、下侧方移位可用端提手法,损伤时在持续手力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远端,其余四指捏住近侧骨折端,向止用力使“陷者复起,灾者复平。 六是捺正:有侧方移位时,术者借助掌、指分别按压远端和近端,横向用力夹挤以矫正之。 七是分骨:尺烧骨、胫腓骨、掌骨、跖骨折,骨折段因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面互相靠拢时,术者可用两手拇指及示、中、无名指,分别挤捏骨折处背侧及掌侧骨间隙,矫正成角移位入侧方移位,使靠拢的骨折端分开。 八是屈伸:术者手固定关节的近段,另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肢体,以整复脱位。 九纵压:在横断骨』复位过程中,为了检查复位效果,两手固定骨折部,沿纵轴方向挤压,若骨折处不发生缩短移位则说明骨折对位良好。复位后需检查复位情况。观察肢体外形,抚摸骨折处的轮廓,与健肢对比,并测量患肢的长度,即可了解大概情况。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可进一步肯定复位的效果。 五、小夹板的作用 中医小夹板作为我国骨伤科临床使用最多的骨固定器材之一,具有“简、便、效、廉”的优点,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汉代华佗所著《中藏经》曾记载:“大段折伤者,上更以竹片夹之”, 这是关于小夹板治疗骨折的最早历史记载。到了西晋时期,葛洪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教手册《时后备急方》指出“以竹片夹裹之,令道病上,急缚勿令转动”。 其首次推荐了竹板固定骨折法,奠定了小板外固定疗法治疗骨的基础。晚唐时期的葡道人总结前人经验馆写的仙按理境斯轻方)是我国现存早出晚归的-部具有医学科价值的骨伤科专书,开创了小板治疗骨折的新时期。组然传统小板具有创伤中、恢复快、而且费用低廉的特点,倡其自身的一些缺陷,如制作材料不规范、松紧度不易控制等。 六、正骨手法复位的具体应用举例 叶胜和,男,年龄:52岁,联系电话:159712861686, 湖北宏安县,左足粉碎性骨折。 杨任新,男,年龄:43岁,联系电话:18385729808, 天柱县,腰椎盘滑落。 张玉芝,女,年龄:48岁,联系电话:15185760476, 三穗县瓦寨镇,手碗骨折,腰椎骨折
| |
上一个:苗医-姜义成 下一个:侗医-刘开峰 | |